慕安会的背后已然酝酿着欧洲风暴般的危机
民智评论

作者:吴亦恒,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标题:《风暴将至:特朗普政府对欧外交与欧洲安全格局调整》
(正文约39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特朗普就职已有近一个月,而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国家在特朗普尚未接管权力前就已对这位打破一切常态的美国总统感到紧张。在欧洲安全格局高度不确定的时代,特朗普的过往言论和行为无疑为美欧关系的前景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以及保守主义势力在美国政坛取得的压倒性优势以及特朗普“亲信”马斯克对欧洲政治发表的诸多言论无疑鼓舞了欧洲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使得情感极化继续冲击欧洲政治格局的稳定。随着特朗普政府外交安全团队成员全数到位,特朗普政府开始全力推行服务“美国优先”政治口号的外交政策。
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eseth)依靠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万斯投出决定性的一票获得参议院正式确认以来,就积极参与特朗普政府极具煽动性的保守主义政治议程。对内攻击“多元化、平等与包容性”(Diversity, Equality and Inclusion, DEI)政策降低美国军队战斗力,并在性别政策上采取十分保守的态度。海格塞斯于2月11日起访问欧洲,视察美国欧洲司令部和美国非洲司令部(驻地德国),出席北约防长会议并与欧洲国家的防务主官会晤。在欧洲,海格塞斯与德国国防部长和英国防务大臣分别会晤,并会见了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
在北约总部参加乌克兰防御联络小组会议时,海格塞斯称,乌克兰恢复2014年前的边界和加入北约是“不现实”(Unrealistic)的。此番言论引发西方世界一片哗然。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一直不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和欧洲国家也主张乌克兰的领土包含俄军占领的东部四州。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装备,训练和情报领域支持乌克兰武装力量并为乌克兰加入北约给出十分积极的承诺,持续释放乐观的信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频繁出席北约组织的各大会议,乌克兰各级官员也成为北约的常客。海格塞斯的这番言论,无异于否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前景,并暗示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可能不是未来俄乌冲突政治解决方案的必要条件。

▲ 海格塞斯(左)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
海格塞斯仍然提出了解决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的替代方案,其中包含来自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在不受到北约“第五条”保护的前提下进入乌克兰执行维和与震慑任务。而美国军队明确不会进入乌克兰。除此之外,海格塞斯还称未来欧洲国家需要提供大部分对乌援助,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并不打算延续拜登政府的积极援乌政策,即使美国不必然结束对乌克兰援助,但美国很可能不再通过支持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而是寻求通过某种得以长期存在的政治安排实现和平。
海格塞斯还称,“严峻的战略现实”使得美国无法关注欧洲安全。言外之意是欧洲安全将不再是美国对外安全战略的重点。海格塞斯进一步解释称,美国需要应对边境问题以及面对中美博弈,因此需要北约欧洲成员国解决欧洲防务问题。海格塞斯重申了要求欧洲盟国将防务开支提升到国民生产总值5%的观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超过一半的成员国将防务开支提升至原先美国政府一直呼吁的国民生产总值2%的基准线。海格塞斯同样对未来北约框架下的美欧关系做出定调,美国不再接受在安全问题上的不平衡关系,即欧洲不能继续依赖美国保护。长期以来,欧洲政坛一直担忧美国为了应对其他更加紧迫的问题选择放弃或减少对欧洲盟国的保护,随着特朗普政府对美欧既有互动模式进行大调整,欧洲国家独自应对安全问题成为一个现实且迫在眉睫的问题。
即使海格塞斯仍然称要“让北约再次伟大”,但维持北约存在的必要前提是欧洲国家在北约防务中承担更多责任,拜登政府时期美国无条件支持北约,援助乌克兰的政策已经成为过去时。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国安团队官员并没有足够深厚的跨大西洋外交经验,对美国长期维持的盟友体系的看法也与民主党官员有较大出入,随着特朗普试图开启对俄谈判并再次对欧洲国家挥动关税大棒,美欧关系的未来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2009年9月17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放弃布什政府的政策在东欧部署弹道导弹基地。同年3月,时任国务卿希拉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共同按下写有“重置”(Reset)按钮的装置,宣告美俄之间开始新一轮外交接触。拜登执政时期,随着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对俄罗斯实行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制裁,美俄关系降至冰点,双方基本没有正常的外交互动。对此,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以及俄乌冲突爆发后在多个场合表达希望快速解决俄乌冲突的意愿,并展现与俄方进行谈判的意愿。

▲ 时任美俄外长共同按下“重置”按钮。
当地时间2月11日,被俄罗斯指控有罪的美国人马克·福格尔通过美俄人质交换获释回到美国,引发外界关注美俄达成协议的具体内容,一些人认为双方达成的协议包含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重大让步。美国政府官员则称释放被扣押的美国人是“取悦美国总统的最好方法”。在2月13日的记者会上,美国防长对先前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和乌克兰领土问题的表态作出了解释,认为这并不是向俄方让步,称解决俄乌冲突的谈判“一切都摆在台面上”。就俄乌谈判的具体细节,海格塞斯提到俄乌双方都将进行谈判,且拒绝透露美国对是否将放弃支持乌克兰作为对俄谈判的条件。
在特朗普与普京在2月12日进行通话后,海格塞斯作为特朗普的亲信在记者会上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内容。美俄领导人通话展现出双方恢复接触的迹象,美国代表团紧随其后低调抵达莫斯科同样耐人寻味,而被特朗普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则于2月13日前往德国,比利时和乌克兰。除了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外,凯洛格还将就结束俄乌冲突与欧洲官员接触。凯洛格的访欧行程和具体成果仍然不得而知,但特朗普政府展现的外交姿态已经向乌克兰和积极挺乌反俄的欧洲国家传递十分不安的信息。

▲ 海格塞斯主持跨大西洋关系议题相关的记者会。
长期以来,欧盟主张“没有乌克兰参与就没有和平”的外交谈判方案,反对美国抛下乌克兰单独与俄罗斯媾和。冯德莱恩新一届欧委会的外交安全高级代表卡拉斯在海格塞斯的争议言论和美俄首脑通话后对美方言论表示批评,称“背着欧洲达成的协议”不会奏效,她仍然主张由欧洲和乌克兰在谈判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他欧洲官员则指责特朗普政府在谈判前就对俄进行让步。
而作为冲突当事方的乌克兰,泽连斯基对特朗普在美乌领导人通话前进行美俄领导人通话表达不满,并表达不相信俄方做好“结束战争”的准备,关于和平谈判,泽连斯基仍然坚持美国需要与欧洲和乌克兰协调立场,泽连斯基在与乌克兰的最主要支持者之一波兰总理图斯克交流后向外界作出如下表态,并称波兰同样希望协调美欧乌立场再进行谈判。泽连斯基仍然主张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保障安全最具备效益的方案,并呼吁盟国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国防工业。
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称乌克兰的北约成员国资格并不是达成俄乌之间和平协议的一个条件。即使没有同意美国防长的观点,对乌克兰北约地位如此含糊不清的表态意味着乌克兰加入北约谈判将难以作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保护伞”在俄乌谈判或各方推出最终协议前完成。在俄乌谈判和对俄让步的问题上,吕特仍然在许多关键细节上保持模糊态度。他回避了欧洲将如何与美国在对俄谈判中合作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对于欧洲是否在美俄谈判中被边缘化,他仅提出各方正在密切协调。

▲ 吕特与泽连斯基举行新闻发布会。
关于乌克兰领土边界问题,吕特也没有对海格塞斯的言论作出评论,而是提出希望乌克兰在谈判时处于最具优势的地位。在乌克兰的安全问题上,吕特仅提出会确保俄罗斯不会再次对乌克兰发起进攻,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具体方案,包含海格塞斯提到的“不受北约‘第五条’保护的安全部队”等细节,吕特都缄口不言。吕特作为老牌欧洲政客兼北约这一代表大西洋主义的军事政治组织的政治领袖作出如此表态,足以体现大西洋联盟内部对于特朗普突然做出的对俄外交动作表现出措手不及。
在俄乌冲突即将进入三周年之际,谈论结束俄乌战争的谈判、美俄谈判和重塑欧洲安全格局谈判的终局仍然为时过早,目前甚至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些可以减少伤亡,重建沟通对话渠道的努力正在公开或秘密落实。历史上美苏和欧洲各国通过多年谈判达成的《赫尔辛基协议》并未成为维护欧洲安全的纲领性文件,基于此成立的欧洲安全组织也缺乏足够授权和影响力促成自其成立以来欧洲出现的各种冲突。
由此可以预见,欧洲安全格局谈判的最终成果很难以直接了当以一份文件向世人呈现,欧洲安全格局的具体体现需要观察各方在重大问题上的的默契和共识。俄方对于美方作出的表态仍然没有给出十分积极且明显的回应。为美俄元首会晤铺路的美俄各层级官员在实质上的磋商也尚未开始。特朗普正在通过欧洲和乌克兰领导人不易接受的方式推动“以实力求和平”外交政策的落实。

随着外交谈判的进一步进行,美俄乌欧之间公开或隐秘的分歧将会持续为外界所知,而如何构建四方之间的共识,尤其是提出令俄乌两个当事方满意,欧洲这一关键利益攸关者无异议的方案,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安全团队而言是巨大的挑战。特朗普组建的谈判团队即使有鲁比奥这样长期参与外交立法工作的建制派,与政治素人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与国安顾问麦克·华尔兹以及其他经历背景各异的成员的磨合与协调是否能够胜任重塑欧洲安全格局的重大挑战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吴亦恒,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研习兴趣为安全政策研究,美欧关系,欧洲政党政治与外交政策。
编务:刘怡德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及投稿:minzhi@dcthink.org.cn
民智开通了“知识星球”,欢迎大家订阅!
